——歌仔戲《僑批》飽含鄉愁記憶和時代精神
由福建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創作演出的歌仔戲《僑批》,2019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2020年再度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這是廈門市第一部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的資助項目,是從全國申報的125部劇目當中遴選的17部劇目之一。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希望借助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扶持,把《僑批》打造成為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心靈的慰藉 精神的贊歌
——看廈門歌仔戲《僑批》
季國平
廈門歌仔戲《僑批》是一出題材獨特、內涵深厚、情節曲折、形象感人、劇種味濃的優秀劇目。從2018年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首次將該劇搬上舞臺,到2020年10月作為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的開幕大戲,再到今年經過重要修改后的重新亮相,每一次的觀看都令人為該劇的獨特和精彩所感動。4年來,該劇已兩次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這種不斷打磨、精益求精的創作精神同樣令我敬佩。
魂牽夢繞,《僑批》引領觀眾走進歷史記憶的深處
《僑批》講述了承載閩南華僑華人血淚汗水、鄉愁記憶和艱苦奮斗的僑批故事。該劇的創作讓人們認識了僑批,真切地了解到僑批文化如此豐富,僑批故事如此感人,僑批價值多么需要在當代做一次重新發現和深刻揭示。顯然,歌仔戲《僑批》用藝術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僑批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在閩南話里,“信”讀“批”?!皟S批”,則是海外華僑寄至國內的書信和匯款,是一種銀信合一的特殊郵傳方式。據有關資料介紹,鴉片戰爭后,廈門辟為五口通商口岸,大量閩南人被賣“豬仔”到南洋當苦力。最早的華工只能托熟人或同鄉把銀信捎帶回家,由此產生了專門負責傳遞銀信的水客。水客把性命交由無常的風浪,往返于南洋與中國,將華僑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和傾吐感情的家信送達千家萬戶,同時又把家人的回信帶去南洋,慰藉華僑思鄉的心靈,僑批成了華僑和僑眷的情感線和生命線。僑批文化飽含著華工魂牽夢繞的鄉愁記憶,蘊藏著華人華僑勇于開拓、吃苦耐勞、篤誠守信、心系桑梓的精神價值。僑批也是僑鄉發展的原動力,見證了海外華僑對祖國和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2013年6月,“僑批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記憶遺產。廈門建有僑批文化廣場和展廳,汕頭建有僑批文物館。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視察,親臨僑批文物館,了解潮汕僑胞心系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
一封僑批一個故事,福建和廣東現存僑批檔案多達16萬件,蘊含了千千萬萬個感動中國的人生故事。福建留存的僑批雖僅有萬余件,但保存時間跨度長、獨具閩南特色,是僑批檔案的精華部分。廈門劇作家曾學文敏銳地發現了這一生動且重大的歷史題材,2015年就開始了《僑批》劇本的創作。他從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中獲取靈感,用閩南人最熟悉的歌仔戲來演繹閩南華工生離死別的人生故事,將閩南人的愛、義、恩、情融入戲中,寫就了一部閩南人精神力量的形象贊歌。
生動感人,《僑批》演繹了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
《僑批》的劇情圍繞黃日興與如意的情感戲主線而展開。全劇以黃日興下南洋、返家鄉、捎銀信、做水客為主要情節,劇情結構上大致由兩個階段構成,前6場寫閩南勞工下南洋勞作和思鄉之苦,家里女人留守煎熬之苦,因此有了僑批、有了水客,銀信也成了南洋華工與家鄉親人的情感紐帶和經濟命脈。最后一場描寫隨著僑批業務的發展,“批局”應時而生,而翻船事件則體現了以黃日興為代表的水客們誠實守信的美德。全劇十分注重將人的命運和情感與僑批銀信緊緊相扣在一起描寫,以愛情為線索,以苦戲為基調,以僑批為載體,以命運為懸念,觀眾無不為黃日興、如意、亞香、阿祥及下南洋勞工和家鄉親人的命運所打動。
戲曲藝術擅長的是刻畫命運、以情動人??少F的是,《僑批》不只是催人淚下,更承載了那段非同尋常的歷史記憶和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將個人的命運置于僑批的時代大背景之中。劇中的黃日興想下南洋賺大錢娶如意,但現實卻事與愿違,黃日興欲歸而不得歸,留守在家的如意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嫁于他人。黃日興從南洋工地逃跑,是以華工阿祥的死為代價的;而逃回家鄉之日,卻是戀人適嫁他人之時。劇中人物的坎坷命運,是與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屈辱命運緊密相連、息息相關的。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強大,中國人才能在世界上真正站立起來,揚眉吐氣。
《僑批》中黃日興、如意以及亞香、阿祥等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黃日興是布袋戲藝人,編劇巧妙地設計了象征男女愛情的重要道具——董永與七仙女的布袋偶像,全劇也正是從兩人難舍難分的布袋偶戲表演開始的。其后,這對布袋偶人始終與二人坎坷的命運相始終,從偶人的分離,再到偶人的重逢,卻是二人愛情的悲劇性結束。莊海蓉飾演的黃日興、蘇燕蓉飾演的如意,唱做俱佳,演活了人物。曾寶珠飾演的亞香、陳志明飾演的阿祥,在劇中也都有著出色的表演。
《僑批》從2018年初次搬上舞臺,到2021年的修改版,經過不斷地加工提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在2020版中,黃日興與如意的命運和情感主線,起始比較集中、濃烈、抓人,后來隨著劇情的發展,這條情感主戲似未能貫穿到底。到了2021年修改版中,編劇對劇本做了重要修改,舞美幾近重新設計,二度呈現上導演也做了很大的調整,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用曾學文的話說,新版進一步加強了男女主人公的愛情主線,讓僑批的內在意味和精神指向有了貫穿全劇的重要支點。高潮部分也進行了情感升華,展現僑批的歷史意義——為當地人打開通向世界的窗口,認識到敢拼、吃苦耐勞才能改變貧窮命運,“這也是閩南人下南洋的精神所在”。
繞梁三日,《僑批》極富濃郁的歌仔戲韻味
一個劇種有一個劇種鮮明的風格和獨特的韻味,也必然有一個劇種所獨有的音樂和主奏器樂。如果說笛子是昆曲的代表性器樂,那大廣弦無疑是歌仔戲的代表性主奏器樂。大廣弦音質醇厚、韻味獨特,音色纏綿而哀婉,似乎也決定了擅長表現悲苦、悲情、悲音、悲調,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歌仔戲音樂韻味的濃郁和獨特?!秲S批》一劇正是閩南人下南洋悲情命運的演繹和傾訴,歌仔戲劇種和《僑批》的主創將這種哀婉憂傷卻勇于與命運抗爭的風采氣韻發揮到了極致。
該劇的主創團隊都是廈門的戲劇家,他們對于歌仔戲劇種有著成竹在胸的嫻熟和深入骨髓的摯愛,導演韓劍英已與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有20年的合作。他2002年執導的《邵江?!?,早已被贊譽為歌仔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華美樂章,提升了廈門歌仔戲在全國的知名度,也奠定了近20年韓氏導演風格。2009年他執導的《蝴蝶之戀》,由廈門市歌仔戲劇團與臺灣唐美云歌仔戲團合作演出,為推動兩岸歌仔戲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至《僑批》的再次執導,將廈門歌仔戲的傳承發展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曾學文是一位典型的閩南才子,他生在閩南,熱愛家鄉,喜歡從豐厚的閩南文化土壤中汲取藝術靈感,擅長從鄉土歷史文化中挖掘創作題材,從社會的變遷中發現當代價值,他的優秀劇作多次榮獲曹禺劇本獎。他長期與廈門市歌仔戲劇團合作,《邵江?!贰逗畱佟范际撬慕茏?。當“僑批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后,他又一次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鄉土題材的獨特價值,從“一封僑批就是一個故事”里精心提煉,寫下了一出閩南人背井離鄉、勇闖世界的生命贊歌?!秲S批》的舞美設計黃永碤、作曲江松明都是閩南土生土長的藝術家。新版《僑批》在舞臺上增加了一個斜面平臺,并由多張“僑批信箋”圖案組成,強化了僑批文化的意韻。作曲家江松明在配器上做了進一步的調整,讓歌仔戲音樂更有張力和戲劇性,以突出演員內心的復雜情感。主要演員莊海蓉、蘇燕蓉等,都是當下歌仔戲杰出的表演藝術家,她們演人唱情、細膩生動、感染力極強。
列入國家藝術基金滾動項目的劇目,都要經過“三改三演”、不斷打磨提高的淬煉過程。好戲是改出來的,好戲是演出來的。相信,通過不斷地加工打磨,《僑批》一定能夠實現“出精品,攀高峰”的目標,為歌仔戲在當代的發展作貢獻。
?。ㄗ髡呦抵袊鴳騽〖覅f會顧問、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會長)
地域的、劇種的、當代的
——感人至深的歌仔戲《僑批》觀后
李小青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創作演出的《僑批》,是繼受到兩岸及東南亞觀眾喜愛的《邵江?!贰逗畱佟返葎∧亢?,打造的又一部歌仔戲力作。
《僑批》選擇的是地域性題材并以真實人物黃日興(乃是僑批史上最早被記載的名字,因其在廈門開辦了第一家專營海外銀信匯款的“日興批局”)為原型,通過編劇在文本創作上的精心構思,導演二度創作中精致、精美的舞臺呈現,唱響的是一部融合著愛、義、情的奏鳴曲。劇情描述19世紀中后期的閩南沿海村落,布袋戲藝人黃日興為有資格向如意家求親,踏入下南洋的旅途,卻沒想到被騙到礦山做苦工。同鄉阿祥付出生命的代價掩護他逃離金礦,從此黃日興與華工命運、僑批傳遞以及故土鄉親牢固地聯系在一起。于是戲曲藝術的長廊里,增添了《僑批》中的黃日興這樣一位悲壯、沉郁而又堅韌、決不屈服的閩南人物的戲劇形象,也把那個年代海外謀生者與家鄉親人來之不易的溝通交流、紓解思念的方式生動、立體地呈現于歌仔戲舞臺,并作為艱難境遇中的精神力量,汩汩流淌于海外閩南人的血脈中,形成獨特的文化品格。
這部戲的編劇是三度榮膺“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的一級編劇曾學文。他的戲曲創作,如高甲戲《阿搭嫂》、歌仔戲《邵江?!贰逗畱佟返葎∧?,都顯示了廈門藝術創作的實力和成就。從《僑批》的文本來看,在結構簡潔極富張力的同時,可看出劇作家對史實、細節、環境的考究都下了不少功夫,體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則是典型性與個性化相映生輝,不僅男女主人公黃日興、如意既是“那些人”又是“這一個”,包括劇中阿祥、亞香、阿昆等次要人物的身份設定、關系的搭建亦有一定的概括力,同時不乏獨特性,可以說是閩南人群體命運的縮影。這部戲從創排至今,不僅在2019年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上獲得高度評價,也被國家藝術基金列為2019年度和2020年度資助項目,幾經修改后在情節推進、僑批與人物情感及命運的關聯上更為密切,不僅豐富了人物情感發展變化的層次和深度,也將主人公從“小愛”到“大愛”,即從追求個人幸福到改變群體命運選擇的肯綮之處,鋪敘得肌理清晰,充分體現這一地域性題材的歷史價值和當代意義。
歌仔戲《僑批》由韓劍英擔綱導演。這是繼《邵江?!贰逗畱佟返茸u滿國內外的優秀劇目排演后,他與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又一次重磅合作。韓劍英是一位作品數量多、質量優、涉及劇種廣泛、多次獲得文華導演獎及各種國家級獎項的優秀導演。近20年來,他在戲曲舞臺上默默耕耘,在尊重文本的基礎上,因劇種制宜、因劇目制宜開發不同演員的可塑性,既不因循自己駕輕就熟的表現手法也又不盲目創新,對劇目審美品格的把握又往往別出新意,給觀眾、專家以驚喜,二度創作的細節把握、表演風格的契合與境界、格調的呼應俱佳。
在《僑批》的舞臺呈現中,韓劍英舉重若輕地將民間風俗的地域標識提煉出來,并巧妙地成為演員表演的支點元素,既對情節發展起作用,也對人物關系的變化具有象征意義。如布袋偶和僑批(閩南方言,來自僑居海外之人的信件)——在序幕,導演用精雕細刻的“戲中戲”,將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狀態、生離死別的情境表現得充分飽滿:追光中,戲臺上的布袋偶互訴情懷、難舍難分,同時也是將青春男女的心緒鮮明地呈現在舞臺上,營造出了一種情境和氛圍。第一場中,黃日興幫如意寫給父親的信,在工友手中傳遞,那可是渴盼的來自唐山故土的訊息!在歌仔戲聲腔的伴隨下,導演的調度和對戲劇節奏的把握,將這段群戲鋪敘得錯落有致,那封信經過的每一雙手,都有一顆相思的心……這場戲對群像的處理,別出心裁而又情感深沉,不僅準而且美并蘊涵豐沛。在第三場,正是因為布袋偶的存在,讓工友對黃日興的藝人身份、識文斷字的本事有所了解,成了工友讓他幫寫家書的契機。在第五場,布袋偶對傳遞主人公心理和情感變化的作用,可以說發揮到極致——當黃日興意外知曉如意已經嫁人,看著手里如意托人交還回來的愛情信物布袋偶“董永”之時,他在“鵲去橋斷,千里迢迢亡命顛……董永尋妻人不見,一場空喜化水簾”的唱段中,導演一是為飾演黃日興的莊海蓉設計了多種身段,于載歌載舞中將熱血漸涼、失落而憤懣的心緒彌漫于表演區域,二是在兩束追光中,隨著向一對布袋偶的分別傾訴,將作為愛情信物的“董永”“七仙女”次第置放于舞臺左、右光區,黃日興孑然而頹唐地居中站立,他的左顧右盼既是斬斷情絲的瞬息,也是一眼萬年的訣別,更與序幕那對布袋偶沉浸纏綿、不舍離別的“戲中戲”形成呼應、比對,產生強烈的情感沖擊。
另外,出現在第四場舞臺提示中的蕉葉,四、五場中出現的阿祥贈送亞香的手鏈,在導演的巧思中均成為舞臺呈現上的亮點:前者被導演運用到黃日興和阿祥深夜逃離的場面中,蕉葉是環境的一部分,也成為兩個人物身段、造型和跌打撲翻的支點,令這場逃離和生死托付生動帶感,很好地渲染了氛圍,為內在的緊張與外在的危機找到恰當的依托;手鏈和黃日興顫抖的手,在追光中交給亞香的那一刻,注定了一個女子的崩潰——此處導演對演員手眼身法步及兩人走位的設計和變化,傳遞出多種意象,有愛的沉重不堪回首、有苦難生活的滄桑難以承受、有女性的脆弱、也有浸淫封建傳統千年所無法擺脫的卑微意識……在這部地域性題材的歌仔戲中,韓劍英慧眼獨具地把題材、劇種、文本所能提供的元素往往用到極致。
《僑批》中黃日興的扮演者莊海蓉是一位旦角演員,在這部戲中反串小生,表演出色,身上了得,演唱亦毫無雌音,把主人公的成長刻畫得真實、可信。尤其劇情轉折點、情感爆發處有的段落相當醒目,一是有導演的精心設計,二是她的表演體現出難得的克制,非??少F。劇中女主角如意的扮演者蘇燕蓉是梅花獎獲得者,多才多藝,她的表演細膩、扮相俊美、聲腔動人,精彩地演繹了屬于那個時代閩南女性的美麗與哀愁。
歌仔戲《僑批》是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又一部力作,在地域題材的挖掘上,張揚劇種審美傳統又不乏有的放矢地創新、不無小心地探索,令人欣喜地達成了與當代觀眾的心靈共振、聲息相通——這樣的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ㄗ髡呦怠吨袊鴳騽∧觇b》主編、編審)《僑批》: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
武丹丹
19世紀中葉,英國、荷蘭、西班牙等國為加緊掠奪東南亞殖民資源,急需大量廉價勞工,有200萬名契約華工被賣“豬仔”到南洋。在閩南語中,“信”被讀做“批”,僑批是海外華僑寄回家鄉的信,是一種銀信合一的特殊匯寄方式,閩南人中每家每戶幾乎都有親戚或者朋友在東南亞或海外僑居,因此,等待華僑寄信、寄錢回家是很多閩南人無法抹去的歷史記憶,僑批成為海外華僑的群體記憶和文化符號。2013年“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以歌仔戲《僑批》(曾學文編劇、韓劍英導演)將這一群體記憶搬上舞臺,令人矚目。
故事以廈門第一家專營銀信匯款的“日興批局”創始人黃日興為主人公,編織了一段生與死、血與淚、苦與累,萬里鄉愁與故土難離的故事。為了能迎娶自己心愛的姑娘如意,布袋戲藝人黃日興被“客頭”騙去南洋,為了心中牽掛的人,他義無反顧、不畏生死地逃出金礦,為了掩護他,也為了黃日興能把礦工的信帶回唐山,華工阿祥用自己的性命掩護了黃日興的生還。而九死一生的黃日興回到家鄉,卻發現物是人非。因為生活所迫,如意已經另嫁他人,而阿祥心中念念不忘的妻子也早就成了當地茶商的小妾……但是,黃日興帶回來的其他信件卻給了僑眷們深深慰藉,黃日興意識到每一封僑批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都是無盡地等待,他帶回來的不只是信,不只是錢,更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是與家人生死聯結的紐帶。他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南洋“水客”之路,將華僑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和傾吐情感和思念的信送到千家萬戶,同時,又把家里的回信帶到南洋,慰藉他們孤寂的心靈。最終,他乘坐的從南洋回來的船翻了,按照行規,他可以不承擔任何損失,但是,他拿出他15年的全部積蓄去賠償僑眷……因為他知道,每一封僑批都連著一家人的生活指望,一袋米就可以養活一家人。
用一個非遺的劇種去講述這一段文化記憶,可以說這是中國的故事,又是世界的題材。閩南華僑曾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參與者、建設者,僑批是華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題材本身濃烈的情感又集傳奇性與詩性于一身,海外孤客不確定的命運沉浮讓故事無比跌宕,而僑批本身,則像余光中的詩句“鄉愁是張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亦是鄉愁,亦是紐帶。
該劇編劇曾學文充分挖掘僑批這一歷史文化記憶本身的歷史底蘊、文化含量,既是主人公黃日興本身的人生抉擇史,也是僑眷的感情守望史,同時還是南洋與唐山的社會發展史。歌仔戲本身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背思調”,更有憂郁哀傷、如泣如訴的“哭調”,特別適合表現這樣情感濃烈、婉轉曲折的故事;而歌仔戲的身段做表也頗為生動,極具民間性,黃日興逃跑時候的“芭蕉葉舞”,礦工圍著看布袋戲的“鞋幫舞”,和如意演布袋戲的“手指舞”,都充分利用了閩南當地的文化元素,巧妙地將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充分融合,將日常生活的動作轉化為舞臺動作,同時一曲似乎無處不在的閩南民間小調“茉莉開花白絲絲,半夜做夢想抱伊,茉莉開花白絲絲,離鄉最苦想妹伊……”,讓人充滿惆悵與無奈。
毫無疑問,《僑批》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劇目,而出品單位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原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本身也非常有特色,劇團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以《邵江?!贰逗畱佟贰逗商镣苈暋返茸髌废碜u國內。
《邵江?!芬愿枳袘虻囊淮趲熒劢5纳饺霊?,寫他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對歌仔戲的重大貢獻,一把大廣弦講述了歌仔戲的前世今生;歌仔戲《蝴蝶之戀》則發揮歌仔戲劇種本身根植于閩南,形成于我國臺灣,生長于兩岸的歷史特點,選取“梁山伯祝英臺”這樣兩岸共通的愛情故事,首開兩岸合作劇目參與國家藝術展演并獲大獎的先河;而《僑批》則是深挖閩南地域文化,記錄歷史,連接起海內外華僑華人的歷史與今天,并且一如既往地在創排過程中,為海峽兩岸融合提供更多平臺。本次演出中,就與臺灣戲曲音樂協會合作,共同演出,連接起海峽兩岸?!秲S批》不只是通往世界的橋梁,也是廈門寫給世界、寫給歷史的一封信,見字不只如面,見到的還有閩南人的血性與精神。
同時值得關注和耐人尋味的是《邵江?!贰逗畱佟贰秲S批》這“三部曲”不僅出自同一個作者之手,更是跨越了閩南、臺灣及東南亞,正好串聯起閩南人過臺灣、下南洋的歷史足跡。由此可見,劇團的劇目建設有規劃、有系列,在本土文化題材和本劇種特色的追求與耕耘上,很見成效。
?。ㄗ髡呦怠秳”尽冯s志副主編)
本版圖片均為歌仔戲《僑批》劇照
源自:中國文化報